不宜让老人长期带孩子的四大原因,被惯坏只是其中一个
因为经验不足,因为需要工作,把孩子交给姥姥、奶奶带是很多家庭的带娃模式。但是,请老人带孩子,满足老人含饴弄孙的愿望无可厚非,可如果宝爸宝妈们因此“大撒把”,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隐形人”,可就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了,尤其是在上小学前。
老人长期带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呢?
一、行为举止老人化如果让老人长期带孩子,宝宝就会长时间处于老年人的生活圈、社交圈中,那样的空间和氛围会让宝宝耳濡目染接受很多老年人的语言、行为方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出现老人化的行为举止在所难免,最严重的时候,可能让孩子的心理也被老年化了。
二、心胸视野变狭窄老年人的身体再好,和年轻人比起来体力也要差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喜欢呆在室内或是在居住地附近的固定地点活动,而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宝宝长期与老人在一起,也只能呆在室内或是固定的几个地点,不但本应有的活跃好动的天性会被削弱,心胸、视野也会变得狭窄,性格则有可能变得孤独而寡言。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不善交际,甚至发生社交恐惧症。
三、性格偏激且执拗无论老年人们承不承认,人在老去后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也就有了俗称的“老顽固”之说。遇到一些事情后,老年人的固执甚至偏激就会显现出来,甚至出现一些我们看来非常怪异的想法、语言、行为,如果长期让老人带孩子,宝宝耳濡目染,性格也可能变得执拗而偏激。
四、溺爱毁孩猛于虎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问题了。隔辈儿亲让老年人常常在抚养孩子时关心过度变成溺爱,事无巨细全部代劳,宝宝根本没有机会自己来做自己的事情,最终变得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判断力,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长大后无法正常适应社会。
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作为父母,也不能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如果因为条件所限,需要把孩子交给老人,也要有意识地定时来向孩子报到。
1、下班后,放下手里的手机,把打游戏、追剧的时间留一些给孩子,每天把自己的一小时作为宝宝专属时间,陪他们玩游戏、讲故事。
2、3岁以后的孩子,晚上最好独立睡觉,如果年龄太小不能独自睡时,最好也要父母亲自带。
3、每周至少有一天时间,带孩子到比他们平时的生活圈更远的户外,远足或是郊游,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意志。
4、为孩子选择一项固定的运动,最好是集体项目,让孩子爱上运动,培养他们的团队观念,协作意识。
5、帮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培养他们和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发小”的情谊甚至可以温暖他们一辈子。
6、即使是全职妈妈,也要有自己的社交、兴趣,不要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否则妈妈也会变成姥姥、奶奶。

超详细的减肥食谱,一个星期可以瘦八斤

瘦身的减肥水果,让大家不用跑只吃就能减肥!

介绍几款非常好的减肥茶 轻松帮助瘦身

减肥难减的11大“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