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时代”的艾防不可慢
伴随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发展以及新药研发,我国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大幅下降,从2003年的22.6%降至2014年的3.1%。无论中央领导亦或普通百姓,对艾防工作越发关注,社会舆论环境不断改善,对感染者的宽容度逐步提升。艾防,已经进入了“慢病时代”,但艾防工作仍面临诸多潜在问题,不可“慢待”。
首先,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使其罹患结核病、肿瘤等疾病的可能性升高,但目前此类“叠加”疾病的治疗方法尚不成熟,历史原因导致传染病专科医院条件有限,而感染者在综合医院仍面临就医难等问题。此外,肿瘤等疾病不在“四免一关怀”政策保障范围内,这不仅对感染者构成经济负担,医保支出也将面临挑战。进入“慢病时代”,艾防等传染病防治政策理应调整,考虑对乙肝等传染病患者有所倾斜,而这些都将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其次,存活时间延长使得感染者“存量”增多,而当下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尚未完全消除,感染者就医仍心存顾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控难度。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者中近95%是通过性传播途径受到感染,这意味着,艾滋病有从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可能,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媒体宣传更多聚焦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诚然,该群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增长幅度较大,疫情上升速度较快;但也应看到,曝光度增加可能加剧社会对该群体的歧视。同时,在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人群中,70%左右经异性性传播,由于人群基数大,比例高,将关注点放在男同群体反而容易使人们忽视了异性性传播。
此外,“慢病时代”更加考验科研创新能力。当前,国产艾滋病新药研发能力仍较薄弱,患者治疗基本要靠仿制药或进口药,目前美国已有6类30多种药,而我国只有3类7种药,其中不乏已被欧美淘汰停用的药品。
《左传》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艾滋病防治工作亦如此。人们在对感染者送去春天般温暖的同时,亦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艾滋病病魔。只有借助当下的气势,乘胜追击,才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