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养生百科

“春捂”把握分寸 三类人群更应“春捂”

健康营养 2019-01-01 17:10

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小夏早早脱去了冬装,而且还露着脚踝。最近几天,小夏总感觉踝关节疼痛、麻木发冷,又酸又胀,皮肤颜色呈青紫色,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小夏被确诊患踝关节炎。由于脚踝处是人体较为脆弱的地方,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不具保温性,若不注意脚踝保暖,脚踝长时间处于受冷状态,很容易诱发踝关节炎。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的确“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气候变化无常,尤其是昼夜温差悬殊,加之多风,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就更觉寒冷,此时,人的衣着若不合时宜,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所以,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可“捂”也不能盲目,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致病。

“春捂”把握分寸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人体防卫体系处于“冬眠”初醒之际,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一下子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可以减少身上的衣物。但是减衣还是以气温持续7~14天没有变化时为好,就是说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

“春捂”有侧重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所以,春天还是以遵循“下厚上薄”为好。同时,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概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头部不宜捂。《脉法》中说:“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暖足,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适当的寒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健作用。经常用冷水洗脸或冷毛巾敷头面几分钟,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冒有预防作用。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保持头部的“寒”要有度,孩子可以逐步换下棉帽。

三类人群更应“春捂”

儿童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体温调节失灵,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尤其是婴幼儿,更要捂一下,但对于喜欢到处活动的孩子,适当减一些衣服,以防玩得大汗淋漓后被风吹,反而会感冒。

女性很多女性朋友刚一立春,就觉得春天来了,迫不及待地换上单衣、单鞋,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初春季节,因着凉而患病的女性很多,其祸根皆因“冷落”了下半身,而引发妇科,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的患者明显增多。这都是要“风度”不要“温度”而造成的恶果。

老年人老年人体内产热本领较低,且循环系统已不像年轻人那样正常,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因此立春以后,老年人仍要减少出门次数,外出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持续用药。

“春捂”要了解天气

医学专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到来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要顺应天时,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增添衣物,未雨绸缪。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昼夜温差大于8℃就不要忙于减衣。早春气温不稳定 女性受寒易痛经

正值早春时节,气温忽高忽低,而很多爱美的女性早早穿上了短裙、丝袜。殊不知,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太原市中医院防保科主任李国燕表示,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女性如果受寒很容易导致痛经、宫寒。因此,李国燕提醒广大女性,爱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春季防护工作,具体可以从八个方面来着手。

女性身体受寒易致痛经

“经血从子宫中来,子宫保护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月经的正常与否。中医说,冬天最容易寒邪入表,如不注意保暖,寒气走窜入里,就会导致宫寒,引起月经推迟、痛经等疾病。”李国燕说,有些女性为了漂亮,在冬天也穿短裙、丝袜,或贪吃生冷食物,使身体受寒,寒邪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痛经则随之而来。若本身是虚寒体质,平日就怕冷,更经不起寒气侵袭,痛经的发作往往更加剧烈。

有的女性认为,既然痛经是因受寒所致,那只要月经前后注意保暖就行,其他时间想怎么吃、怎么穿都可以。而且很多人冬季发生痛经都是非周期性的,只要多喝热水、添加衣服,或者用暖袋敷腰腹部,症状便能缓解。但在李国燕看来,若平时总不注意保暖,痛经发作时才补救,久而久之寒气入里,就会变为周期性的痛经和月经不调,甚至影响生育。

从八个方面做好春季防护

“注意保暖不是一时之功,而是冬季和春寒季节都要注意的事项。”李国燕建议,女性可以从以下8方面做好早春防护工作:

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女性的腰部纤细迷人,但它不仅是风景,也是一处健康敏感区。若经常穿低腰裤,腰部容易受凉,下半身就容易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女性宫寒就会造成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

注意保持腹部温热: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宫寒造成的淤血,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此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女性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注意保持私处干爽透气:下半身缺乏运动会导致盆腔淤血,导致痛经加重,同时对心脏和血管也没有好处,还会导致女性乳房下垂。另外,女性阴部常年湿润,如果能充分地通风透气也能减少患上妇科病的可能性。私处湿气太大,容易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引发女性痛经。尽量少使用不透气的卫生护垫。

多备一件外套:现在很多女性都在办公室里工作,不少人觉得办公室里人那么多,怎么可能会冷呢?其实,办公室工作的女性需要多备一件外套,午休的时候可以盖,平常来月经怕冷的时候盖在肚子和腰上可以起到保暖作用。

另外,尤其要提醒坐在靠窗户旁边的女性,更要备好外套。毕竟办公室里人那么多,有时会觉得空气不好,想要透透气的,因此会打开通风。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件衣服或是毛毯来挡挡风。

备些姜茶:姜茶是众所周知的暖身佳品,因为其材料含有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泡法也很简单,只要选择一片生姜和一些开水就可以冲泡饮用了。如果觉得味道不是很好,也可以在市场上选购已经装好的茶袋,这样就省去了准备材料的时间。

常见的姜茶包括红糖姜茶、红枣姜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种类。

晚上常泡脚:现在正值春季,天气时冷时热,有时候下班后在回家路上被大风吹得瑟瑟发抖,寒意不断涌来,如果回家后置之不理,就会将残余的寒气留在体内。要知道女性最怕寒冷了,身体受寒,子宫是首当其冲的受害对象。因此,晚上可以通过泡脚来暖身,驱除寒冷。

捂好身体的几个部位:女人着凉了,一些疾病就会接踵而至,比如感冒。所以,女人春季一定要重点保养,其中腰背、双脚、膝盖、肚子是重点保护对象,如可以戴个薄薄的围腰,多泡脚之类的。

不多吃酸常食甘:中医提倡,春天饮食中应“省酸增甘”,这是春季养肝的基本法则。因为在春天人的肝脏阳气旺盛,再吃酸性食物,会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的饮食是忌酸倡甘甜的。要避免过多食用酸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多食用甘温补脾的食物,如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此外,春天应该多进行食补,选择具有温热特性的食物可以助阳,适当多吃些可达到养护阳气的目的。在烹饪的时候多放些葱、蒜、韭菜、蒿菜、芥菜等辛辣的蔬菜,水果也应选择温和的食用。

超详细的减肥食谱,一个星期可以瘦八斤

健康营养 500条 2019-04-23 13:05

介绍几款非常好的减肥茶 轻松帮助瘦身

健康营养 500条 2019-04-23 08:05

减肥难减的11大“克星”

健康营养 500条 2019-04-22 15:05

5个简单腹部减肥方法,减出小蛮腰

健康营养 500条 2019-04-22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