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指受伤后第一反应是放嘴里
如果你的手指不慎被汽车门夹住了,或者不小心将手肘磕到了墙壁上,那么你会发现你的第一反应是吮吸手指或者揉手肘。这种本能的自我安慰法能够有效地暂时安抚疼痛信号传入大脑的过程。
但它又是怎么起作用的?为什么会有效?为了明白其中的原理,首先你需要了解疼痛在身体里传输的过程。
纽约石溪大学的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学教授Lorne Mendell表示,早在17世纪的时候,法国科学家与哲学家笛卡尔曾提出人体内有特定的疼痛受体,能够敲响大脑中的警钟。然而,目前尚没有研究能够有效辨别人体内仅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的受体。
Mendell表示:“你可以激活带来疼痛的特定神经纤维,但在其它情况下,它们不会带来疼痛。”换句话说,携带疼痛信号的同一种神经纤维也携带着其它感官信息。
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PatrickWall和Ronald Melzack提出了疼痛阀门控制学说。其中大部分观点直至如今也站得住脚。Mendell的研究专注于疼痛神经生物学,他曾参与上述两位研究员的疼痛研究。他解释说他们的研究表明,人们感觉疼痛更多是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刺激的一种平衡。
Mendell表示:“增加输入的特定纤维能够打开疼痛之门,减少输入的纤维则可以关闭疼痛之门。因此在脊柱的入口处有一道控制门,它打开会产生疼痛,关闭能减少疼痛。”
疼痛阀门控制学说在1996年得到了补充,当时神经生理学家Edward Perl发现细胞内含有伤害性感受器,即能发送信号表明有组织损伤刺激或组织损伤存在的神经元。
在两大主要神经纤维中,大纤维携带着非伤害性感受器信息(不痛),而小纤维传输伤害性感受器信息(疼痛)。
Mendell解释说在那些用电刺激神经的研究中,当电流升高的时候,最先受到刺激的是最大纤维。随着刺激强度增加,越来越小的纤维会被添补进来。当你用低强度刺激病人的时候,病人会认得这样的刺激,但不会感觉到疼痛。可当你增加刺激强度时,最终你能到达一个让病人突然说出“这很痛”的门槛。
因此,关门是大纤维做的事,而开门是小纤维做的事。
现在回到你们的疼痛上。当你吮吸被捶打的手指或者揉搓被撞过的胫骨时,你可以给大纤维反向刺激。这样能够减少疼痛信息,或者纤维活化时携带的大量信息。于是你就关上了门,这才减少了疼痛感。
这就相当于人们用温和电刺激治疗疼痛时,正是在刺激大纤维以便关上小纤维的疼痛信号打开的门。
虽然反向刺激无法减轻严重伤害伴随的疼痛,但当你下次有严重擦伤或者踢到脚趾时,它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