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脂肪肝到肝癌只需4步!做错这6件事,最容易得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脏内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像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胆固醇脂等。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甘油三酯约占到20%。但是,上述这些脂肪的总量,只占肝脏湿重的4%~5%,如果超过10%~15%,或者在组织学上超过50%时,那就是脂肪肝了。
得了脂肪肝以后,75%的人可出现肝区胀痛等症状。25%的人没有自觉症状,只是在做体检、超声检查时才被发现。肝脏是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合成、运转和利用的主要器官。经消化道摄入的脂肪内营养物质,大多在肝脏经过代谢后进入血液循环。得了肝炎后,病变的肝细胞对甘油三酯的合成和代谢的平衡失调,使中性脂肪在肝内积聚,就会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演变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整个过程仅需4步,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原因有这6个
1、肝炎
肝脏是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合成、运转和利用的主要器官。经消化道摄入的脂肪内营养物质,大多在肝脏经过代谢后进入血液循环。得了肝炎后,病变的肝细胞对甘油三酯的合成和代谢的平衡失调,使中性脂肪在肝内积聚,就会形成脂肪肝。
2、饮酒
酒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对肝内的甘油三酯代谢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从而损伤肝细胞。通常,在肝炎的急性期,病人不会饮酒,问题在于恢复期。
许多病人认为肝炎的化验指标已经正常,喝点没关系,或者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不是酒”,于是照喝不误,结果尽管进入体内的酒精不多,但其对肝脏细胞仍然有损伤,尤其是对大病刚愈的肝细胞仍有损伤。
3、营养过剩
得了病以后,除了药物治疗外,许多人都很重视食补。肝炎病人也不例外,遵循“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原则,摄入大量营养。
营养过剩,多余的蛋白和糖便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和肝脏中,所以,患过肝炎后许多人会发胖,还有些人出现脂肪肝。
4、消耗过少
一个人生了病以后是很注意休息的,别人也总是劝病人多休息。而休息,又常常会被片面地误解为卧床,营养增加了,休息增多了,入大于出,人岂会不胖?肥胖者则极易得脂肪肝,有资料提示,在肥胖者中,有一半人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释出过多同时又浸润在肝脏中的缘故。
5、激素
激素与脂肪肝的形成也有关系。例如,当进食高糖类食物时,若同时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那么就容易引起脂肪肝。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时,用肾上腺皮质糖类激素也可能会发生脂肪肝。
6、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大约有五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约半数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尤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的尸解发现有脂肪肝。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脂肪肝的发生率可高达45%。糖尿病性脂肪肝,是周围脂肪组织移入肝内过多所致。
要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可以这么做
正确理解休息
得肝炎后,除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应卧床休息外(黄疸退后便可起床)。休息方式以动静结合为宜。可散散步,活动活动四肢,做做气功,打打太极拳,做做广播操等。以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肝脏对脂肪的代谢,有利于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科学进补
高糖高蛋白高脂肪,会使体重增加、血脂增高而发生脂肪肝。所以,要科学用膳。脂肪摄入,每日不宜超过30克。少吃高糖类食物,如巧克力、奶糖、饼干糕点、面粉制品等。每日饭量(或面食)控制在250克左右。
多吃维生素和蔬菜、水果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的代谢。多吃些含有叶绿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无弊。可以吃些鱼、瘦肉、禽蛋、豆制品等含有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的食品。
适当活动
根据病情和体力,在肝炎的恢复期可以做些适当的家务事。劳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倦为准。一旦感到疲乏,即应停止作业,适当休息。只吃不动,只睡不干活,摄入多消耗少,人就容易肥胖。而肥胖又是脂肪肝的一个重要信号,所以预防脂肪肝一定要控制体重,切莫发胖,最好能定期测量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