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触网年龄走低 未成年玩手机的危害
首次触网年龄走低,我国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手机拥有率正逐年提升。接下来一起来看看首次触网年龄走低的具体内容。
首次触网年龄走低
9月10下午在京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透露,我国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手机拥有率正逐年提升,微信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
首次“触网”年龄走低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发布。蓝皮书对比近十年来的数据,发现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2017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普及率高达98.1%,10岁之前触网的比例高达72.0%,比2010年的55.9%显著增加。其中,2017年底7岁触网比例达到27.9%。
2007年的调查显示,城市未成年人互联网接触率为87.9%,农村为68.8%;十年后,2017年调查发现城乡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接触率已经看不出什么差异,城市为98.7%、农村为97.9%。
未成年人超7成有手机
被调查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到73.1%,其中城市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75.4%、农村达67.6%。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为71.3%,高中生为86.9%。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正在全面更新,微信超过电视成为未成年人第一新闻获取渠道。2017年被调查未成年人总体的微信使用率高达84.6%,其中通过微信获取新闻信息的比例为49.2%,超过电视的45.1%,成为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渠道。
作业太多影响课外阅读
蓝皮书调查发现,看课外书是未成年人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之一,高于上网、看电视和体育运动。2017年被调查未成年人年平均阅读纸质图书13.8本,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4.66本的三倍。其中,26.2%的人看课外书“1至5本”、24.8%的看课外书“6至10本”、19.4%的看课外书“11至20本”,还有1.9%的人为0本。未成年人课外阅读以纸质图书为主,但是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的行为也较为普遍,随着年龄增加学生网络阅读行为也大幅增加。被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功课太多、作业太多,没有时间是影响自己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现在人们最离不开的东西,那肯定就是手机了,而孩子也是受外界的影响再加上家长或者亲友,或者为了联系方便,或者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但是你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配上手机会有哪些危害么?
未成年人玩手机的危害
1、身体虚弱
中小学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运动增强体魄,一旦沉迷于网络世界,有时一整夜躲在被窝低头看手机,使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头脑发育,导致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长时间地玩手机上网,忘掉周边的生活、亲人,很容易诱发他们青春期自闭症、青春期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网络成瘾者还会出现偷窃、伤人等过激行为。
2、近视成灾
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50%至60%。近视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甚至美国军方得出了中国学生近视眼太多,空战拼飞行员消耗拼不过美国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危言耸听。经常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假性近视,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其他的眼部疾病。
3、性格冷漠
上网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忽忽。对学校任何活动不感兴趣,就是体育课也不想活动,什么也不想干。好不容易过大周或放假回来了,父母都想着跟孩子多说几句话,可是孩子都自顾玩着手机,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